扎根甘巴拉20余载“王老兵”遇到新考题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2-12-03 浏览:78

  然而,自1965年建站以来,驻守甘巴拉雷达站的一代代官兵,却坚持不懈地在这座海拔5374米的雪山上进行着艰难的“超越”:超越恶劣环境的困扰,超越生理极限的束缚,超越亲情煎熬的羁绊……

  冷的冰峰热的血。从当兵时一头浓发、青春四溢的帅小伙,到如今头顶变秃、一脸沧桑的“老高原”,在甘巴拉雷达站已经驻守20余载的老兵王胜全,用青春和热血完成的一次次“超越”,让我们感受到了一股子“掉皮掉肉也要坚守的劲头”。当前,面对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这场“时代大考”,“王老兵”身上流露出的那种敢于迎接挑战、勇于自我超越的精神,尤为珍贵。这样的超越,体现出官兵的担当精神和能动意识,对于推动改革落实、对于实现强军目标,无不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5年12月11日,空军甘巴拉雷达站开展支持改革教育,在雪山阵地举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皑皑雪山,将党旗映衬得格外鲜艳。王胜全顶着寒风吼完入党誓词,眼眶不觉湿润了。

  此刻的王胜全,心情十分复杂:自己是甘巴拉最老的兵,再过1年,就要干满二级军士长服役期、面临晋升一级军士长的选择。可是,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大背景下,面对部队建设快速发展的现实,自己还能“跟上趟”吗?

  1个月前,驻守雪域高原的雷达兵某旅组织岗位比武竞赛。王胜全参加的雷达技师“高级组”共有8名选手,有的是他带过的徒弟,有的甚至是徒弟带出的徒弟。最终,“王老兵”名列第5。这个结果让他陷入深深的自责:“咱给甘巴拉丢脸了!”

  王胜全在甘巴拉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1993年从天府之国入伍进藏,1994年“甘巴拉英雄雷达站”授称那一年写血书申请上的山。他对甘巴拉的感情,用语言无法表述。

  雷达站换装前,第一学历仅为初中文化的王胜全,凭着勤奋与刻苦,用“三板斧”——电路图、万用表、电烙铁,把二等功、三等功和“全军优秀士官”等荣誉拿了个遍。有一年初冬,他在阵地值班时,带动天线转动的轴承卡死,雷达天线无法工作,只能靠辅助雷达保障空情监测。为排除故障,王胜全带人冒着严寒,一口气把十几吨重的雷达设备拆了个“底朝天”,再用油轮把转盘大齿轮吊起来“调理”。这些重体力活儿在平原干着都费劲,何况是在吃不饱氧的“生命禁区”。当时,王胜全又患了重感冒,但他坚持加班加点干了十几天,硬是让雷达正常运转起来。回到休整点,瘦了20多斤的王胜全,把战友们吓了一跳。

  2007年,空军某型异地远程控制雷达首次在甘巴拉阵地进行厂外试验。王胜全奉命全程参与验证新装备,可这个老技师与新型雷达一见面就傻了眼:高度集成化的雷达电路板,让他的“三板斧”根本没有用武之地。王胜全急红了眼,就连每天与远在四川的妻子唐贵芳打电话的语气都变了调。好在那时他才30出头,凭着“不懂就问、不熟就练”的劲头,成天粘住专家请教学艺。3年下来,他完成了一轮艰难的“超越”,不仅将新型装备参数烂熟于胸,还向厂家提出了30多条改进建议。

  但在信息化建设的大潮中,王胜全遭受的压力并不止此。就说刚刚结束的这场比武,他面对的7名“对手”有博士有硕士,最低学历也是大学本科。他拼了“老命”,名次还是靠后。对此,甘巴拉的战友们其实能够理解,毕竟“王老兵”年龄大了,脑子和体力不如从前,加之文化基础差,学习信息化知识难免有些吃力。

  “学不懂怎么办?以后在部队还怎么干?”这些困惑,让“王老兵”变得沉默,让他的眼神变得复杂——其中有无奈,也有不甘。他经常独自一人待在哨所荣誉室里,默默地注视着墙上那一面面锦旗、一块块奖牌……

  不久前刚刚上任的雷达站指导员徐建勋,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并被评为“阅兵先进个人”。得知“王老兵”的焦虑后,主动找他谈心。徐建勋说,无论改革怎样进行,每个人都要绝对服从,同时要不断增强自身本领,以过硬素质迎接祖国的挑选。

  这次谈话后,王胜全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他找到今年刚研究生毕业的排长周国安,向他学习计算机编程知识;还找到自己带过的徒弟、雷达技师伍长明,反拜其为师……他告诉记者,不管明年底是走是留,只要在甘巴拉一天,就要守好阵地、守好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