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2-09-29 浏览:192

  金利镇位于广东省高要市东部,距离广州1小时车程可达,是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与粤西地区乃至中国西南部经济贸易的重要枢纽,是一个新崛起的现代工业城镇。全镇总面积141.3平方公里,下辖29个村委会,109个自然村,人口5万多。金利镇五金业已有20多年历史,2005年该镇荣获“中国建筑五金精品生产(采购)名镇”称号,有10家企业被评为“全国建筑五金名优品牌生产(采购)定点企业”。目前全镇小五金企业有1300多家,从业人数达4万人,产品种类200多种,主要生产地弹簧、五金装饰品、锁类、铰链、支架、卫浴五金等,70%的产品销往国内市场,20%出口日本、韩国及中东、西欧等地区。2007年,全镇五金产业总值33.5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90%。

  6月27日,广东省高要市金利镇,一场隆重的优秀党员和优秀基层党组织表彰大会正在举行。获奖的党员和村支书捧着红色证书,特别激动。

  让金利镇人激动的事还很多,小五金产业的迅速发展就是最让他们自豪的事。金利镇党委书记吕国辉说,从2003年开始,金利镇财税收入每年不断增长,2007年全镇财税收入突破亿元,其中小五金占全镇经济总量的60%。今年1—5月比去年同期增长67%,下半年是五金产业最旺时期,吕国辉充满信心地说,今年全镇财税收入超过1.5亿元没问题。小五金产业拓展了这里产业发展新的空间。

  过去,金利镇村村都有小五金,家家户户都有小作坊,安全和环保系数及管理水平都较低,工艺、技术水平也低。算起来,5年前,金利还不能算是一个工业城镇。但是,2000年以来,小五金产业在镇委、镇政府大力扶持下日趋壮大,成为金利镇经济发展的支柱。

  金一村堪称金利镇小五金产业的发祥地,全镇不少大型五金厂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金一村坐落在西江河畔,距城镇约1公里,全村面积3平方公里,下辖2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3565人。辖区内有大小五金厂170多家,产品种类达600多种,产值达3亿元,是远近闻名的“小五金专业村”。从事五金行业的达3000多人,在本村居住和从事小五金的外来工有2500多人。近年来,金一村在抓好农业种植的同时,大力发展五金特色产业,规划建设了金一五金工业区。

  金一村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陆业汉显得精干而充满激情。他说,金一村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专门做凿刀和弹簧的家庭作坊,这些厂从当初的1—2个人发展到现在的几百人。到上世纪80年代早期,一个生产弹簧的人去了一趟深圳,他在那里发现了国外生产的地弹簧,于是花800多元买回来一个研究。后来他研制出的同类产品市场销售很火爆。自此,金一村开始了门控系列产品的生产,包括玻璃门的拉手、门闸、门锁。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金利镇每个村生产的小五金产品都各有特色,形成这种特色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式的作坊生产模式。一家有一个人在做某种产品,就会叫亲戚帮忙,亲戚熟悉后又会自己开一家,如此不断裂变,衍生出越来越多的厂家。1992年和1993年间,金利小五金加工场进入遍地开花、裂变式发展时期,许多原来在五金工厂的技术工人纷纷出来自己办厂,加工厂由原来的二三十家迅速发展到300家左右。

  金一村在全国各地都有他们的推销员和产品。“我去济南就看到了很多我们村生产的产品。我们村有100多个注册的品牌。”村民黄焯坤抢着告诉记者:“我们有好多个国内名牌,坚美玻璃胶、宝马地弹簧、即时妥门控、星泰门控等,产品大部分都出口。”村党支部书记陆业汉补充说,“我们村做五金比其他村更容易,因为信息更快,销售网络更好更成熟。光在北京我们村就有30多人在做销售,在全国各地共有200多人开拓市场。”陆业汉自己家也做小五金,交给妻子打理,每年产值约700万元,已经营了3年,但他笑笑说:“这算是刚刚起步”。

  我们采访时,46岁的村民李莲娇一直静静地坐在旁边听。直到记者问到她,这才开口说话。“我白天去自家厂里上班8小时,6点下班后就去田里做农活。现在田不多了,一户只有大概一亩地。”李莲娇家里生产的是PVS、ABS塑胶五金配件,已做了两年,全自动生产,有两三个工人。“现在工人工资和广州差不多了,一天35元—40元。每年产值30万元左右,效益还不错,这个产品的利润有30%呢。”目前,小五金生产已成为李莲娇全家主要经济来源。一家4口,有3口都在打理小五金生意。

  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金一村,甚至在金利镇其他的村子,全家每个成员都在参与属于自家的小五金生意,做大了就请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黄焯坤今年57岁,自家有厂,两个女儿各自都有小五金厂。黄焯坤的大女儿做玻璃洗手台,下面的架子是五金制品,他的厂就给女儿加工五金配件,年收入有10万余元。

  黄焯坤说,“上世纪60年代我就在村办的小五金厂工作,那时拿工分,10分一天,相当于4毛钱。做五金的社员比从事农业的要多2分工分。那时我们村有个人在社里做小五金每年挣200元,现在他的厂每年纯收入200万元,已经搬进了新厂房。”

  在金一村也有外来管理者,他们最初是在本地人的厂里做师傅,有了一定积累后就自己另立门户。

  陆业汉非常清楚要使金一村在小五金经营上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是关键,“产品质量是可控制的,而在产品创新和销售网络的竞争上,全靠信息”。黄焯坤接过话题说:“确实如此,特别是做洁具,每个季度的资料和说明书都要更新一次,因为产品更新非常快。”

  金一村共869户,170多户拥有小五金厂,做大搬出去的有30家以上。在金利镇的五金基地,有30家是从金一村走出来的。“金利人一般是不出去的。我两个女儿之所以跑到佛山去,是因为那里的外商多,她做的是出口产品。镇里现在正在考虑建小五金进出口服务中心,到时我女儿一定会搬回来。”黄焯坤满怀憧憬。

  多年来走南闯北的黄焯坤告诉记者,在广州琶洲会展中心每年一度的“中国建筑五金展销会”上,全国参展的厂家4000家左右,金一村就占200多家。“我们金一村人很拼搏,过去销售人员背个包带着产品去推销,五金制品很重。现在我们通过参展、网上交易。今年的展销会马上又要开始了,我们村有300多家参展。一年两度的广交会,金一村都有七八家厂参展。”

  金利镇党委、政府正不断为五金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建成了五金生产园区,要求凡是五金企业都要到园区生产,在管理上要求走公司经营之路,改变个体户的经营模式。在用人上,打破落后的家庭式管理,按公司经营管理走向社会,选拔能人当经理,目前一些村的村干部由外来人员担任。

  该镇希望形成一个五金产业集聚基地,从散放到集中,便于安全、劳动和环保的管理。在对外宣传上,镇里建立了产品集中展示中心,确保每个五金企业做大做强。他们还建立了污水处理中心为所有的企业进行集中排污处理。目前金利镇已有省级产品质量检测中心。